最近整理剪報,也想到前天門診有病人問我,她公公是不是有幻想症。於是我將過去剪報的網路資料列印一份給她:
「86歲老太太由兒子帶來看診。這幾個月以來,老太太懷疑東懷疑西,擔心有小偷,也懷疑同住多年的媳婦暗中偷竊財物。
整天擔心,吃不下也睡不好,整個人悶悶不樂。 家屬擔心老太太心情不好,想陪她說說話,卻發現原本溫和有禮的老太太,突然喜怒無常,經常聊到一半就為了小事大發脾氣...」(節錄)
http://www.flexpower.com.tw/bbs/ss/html/74/t-6874.html
失智症早期症狀可能時好時壞,甚至很輕微,讓家人不易探查。加上老人家白天大多獨自在家,晚上早早就寢,跟家人互動不多。
這些都可能讓親屬不經意間,遺漏掉老人家開始失智的重要訊息。並非所有早期失智症患者都無法治療,最好能儘早就醫,接受完整的健康狀態評估。
同時搭配適當藥物、轉介安全的生活環境、提早熟悉相關醫療安置資源,以及衛教家屬對於這種疾病各種症狀的認識,就能夠幫助患者提高生活品質、促進健康。
關於失智症的額外提醒:
1. 讓居家環境簡單化,消除危險及不安的環境。
2. 確認老人家所在的位置是安全且熟悉的,讓他不會感到被「陌生人」傷害。
3. 改善室內光線,晚間提供適當的光線以減少病人的混亂與不安。
4. 讓病患隨身帶有卡片、識別手圈或衣著上有標示名字、住址、電話號碼。
5. 病患控訴遺失物品是常有的事;不要與病患爭論或對質。幫病患找回失物,或是分開其注意力到別的事物。